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!
新闻监督(举报) 0951-5921733
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热评

地评线丨银川述评:消费莫忘理性 远离网贷陷阱

时间:2025-07-07 09:18:00 来源:银川日报
分享到:

  近日,一条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的信息引人注意:近期,部分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、大额借贷现象增多,因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而陷入债务困境,甚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,对未来发展和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。为保护青年消费者合法权益,引导树立健康、理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,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提示广大青年消费者:理性消费,远离网贷陷阱。

  对此,中消协给出的建议是,一要审慎评估还款能力,量力而行消费;二要坚持适度原则,抵制非必要透支;三要认清借贷本质,警惕非法网贷陷阱;四要珍视个人信用,维护长远发展;五要树立正确价值观,弘扬勤俭节约风尚。

  事实上,不少消费类网站和平台常以“提振消费”“国补最后机会”等噱头诱导消费者,尤其针对青年群体。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,甚至还提供“无需信用审查,一分钟到账”“N期免息”的网贷链接,给人一种网贷购物成本低、压力小的错觉,很多理财意识不强的年轻人因此深陷其中,这不仅造成浪费,更会影响个人发展。

  促消费的底层逻辑是促生产、稳就业,超前消费、网贷陷阱则是透支消费能力,对于经济发展毫无益处。我们鼓励有效、必要、稳健的消费行为,绝不倡导提前、超支、无效的提前消费。特别是网贷在这一背景下死灰复燃,更为年轻消费群体带来了无穷隐患。真正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金融产品,应当是精准有效的,能更好地促进消费能力的释放,更好地服务生产生活和就业。从消费者的角度看,一定要有充分的底线意识,如果确需网贷,也要拥有足够的辨别能力,认准持牌机构。应优先选择银行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(如招联金融、中银消费金融等),警惕“黑中介”收取“包装费”“砍头息”,勿轻信“百分百放款”承诺。总之,核心原则是量力而行,以免给自己带来债务压力甚至掉入债务陷阱。

  皇甫世俊

【责任编辑:付杨】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工作邮箱 | 手机版 |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:0

Copyright © 2007-2019 www.yce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宁)字第056号
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宁)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

ICP许可证号:宁ICP备12000087号